http:/bbbshe./com
添加时间:企业中长贷好转:来自真实需求还是地方债务置换?10月金融数据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216亿元,同比多增787亿元;企业短期贷款降1178亿元,同比多降44亿元。一般认为企业长短期融资需求都是同步的,融资需求仅偏好长期或者短期的情况并不多。从历史经验来看,自2010年1月以来,仅有20个月出现了企业中长期贷款为正而企业短期信贷为负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在2018、2019年下半年开始较为频繁的出现。自2018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一个逐渐走低的过程,因此部分投资者认为地方隐性债务置换将表外负债转化为表内信贷是引发企业中长贷反直觉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关于这一观点,最大的论证难度是除了草根调研外,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关于债务置换是否整体存在都难以证明。
为规范良莠不齐的房地产市场,2017年开始,海南不断出台系列政策对楼市进行调控。2018年4月22日,海南省出台了堪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以防范海南在红利政策下变成“地产岛”。除了制定严厉的限购限售政策,今年以来海南各地也在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规开发和投放虚假房地产广告等行为。《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近日走访海南楼市时发现,仍有屡禁不止的变相躲避限购的行为,甚至一些在建楼盘因开发商资金纠纷、违规销售等问题被法院查封。
而水熊虫所依赖的一种能力,就是脱水休眠。在缺少水分的环境中时,它们能通过脱水,将身体的含水量降低到3%,进入一种类似假死的休眠状态。而再次接触到水时,它们又能重新复活。今年8月,由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发送的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Beresheet)上载有一个“月球图书馆”,它实际上是一个DVD大小的“档案袋”,里面包含上千只休眠的水熊虫。随着“创世纪号”任务失败,这些水熊虫或许被洒在了月球表面。
我们认为单月甚至两个月的信贷好转与否都不改融资需求下滑的大背景,2019年的信贷季节效应更类似一季度挤压了年内需求。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季中月份的信贷增量始终维持一个平缓收缩的态势,我们认为监管严格推进下的信贷供需不匹配相对季末效益更加重要。10月信贷数据整体显示不足,季末效应可能并非一个稳健的理由。我们认为,季末效应每年每季度都存在,银行的信贷投放指标总是在增长的(银行内部考核指标很可能是以上年同期为基础的),没有理由认为2019年3季度季末冲量效应单独来看就特别强,如果季末效益很重要,那么应该是一个在年内持续出现的现象。将季末月和下季初月相加后,并不能稳定的保证其两个月增量大于去年同期,同时“居民-企业”以及年内各季度也似乎没有出现稳定的趋势。所以我们认为季末效应可能存在,但并非一个主因。除此之外,利用季节性调整后,我们认为10月信贷投放的确弱于季节性,信贷需求相对弱或是主导信贷增量的主要因素。
人民币贬值,对于棉花的价格支撑力度较弱。由于中美贸易战,对美国棉花加收25%关税,那么基本美棉难以再进口到中国来。进口棉将会转向进口澳洲、印度、巴基斯坦棉花,现在这些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都在贬值,与人民币的汇率稳定,那么人民币的贬值并不会增加进口除美国以外国家的成本,给予棉花的支撑力度就非常小。
市场观点:巨丰投顾认为沪指跌破2449点并展开强反弹,延续了此前超跌-反弹的轮回。军工、特高压、5G、创投、高铁、大金融等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龙头。周三大盘在汽车家电和金融股推动下上攻至30日均线附近,遇阻回落。周四光伏板块集体上攻,汽车、家电走出一日游行情。周五,次新股、5G、氢燃料电池受到资金追捧,金融股带动市场小幅反弹。总体看,市场处于超跌之后的反弹周期,沪指运行至10月以来形成的震荡箱体中轨位置,震荡蓄势后,才有继续上行的动力。投资者可以关注超跌小市值品种,以及资金介入程度较深的板块的轮动机会。